凯文·凯利在《必然》一书中曾说: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,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的注意力。四面八方呼啸而来的声音中,少量能够成为热点的事件如同磁石,吸引着各界的目光与关注。
近期,国产游戏《黑神话·悟空》横空出世,相关词条多次霸榜热搜,也引来各个城市集体认亲“悟空”,努力蹭游戏的热度。从之前的文旅局长出镜代言,到如今用网络平台“借势营销”,越来越具备网络意识、受众意识的地方文旅部门和宣传部门主动触网,抢抓社交媒体“流量密码”,用贴地气的方式宣传,化网络流量为游客流量,展现了某种参与、学习和开放的态度。在各地文旅“花式整活”、卖力吆喝的大背景下,合理“蹭热度”成为打响知名度、争取潜在游客的“必修课”。让热点不做“穿堂风”,合理“蹭”、借机“蹭”不仅是对自身文旅“家底”的再挖潜,对自身服务的再优化,也是推动旅游供给链不断完善的有效途径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此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、实事求是,结合自身文旅禀赋,调整“蹭”的姿势、选好“蹭”的方式,防止出现硬蹭、尬蹭,那样只会令人生厌,得不偿失。合理的“蹭热度”,需要摸清“家底”准确输出。要“蹭”得自然优雅,让游客如沐春风,不能没有联系强说有联系,不管别扭尴尬都要去插上一只脚。比如,某些地区或景点,仅仅因为名称中包含了与“悟空”或“西游”相关的字眼,便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是游戏的原型或灵感来源。但经深入了解,不过是无中生有、编造故事、强行攀附。这些硬蹭热度的行为,花费了资源和力气不说,游客也会自己辨识,很可能引起反感和抵触。因此,一些基础的关键的事实和信息一定要反复核实好,确保其来源权威可靠,并经过认真负责的审核,坚决杜绝牵强附会、东拉西扯。合理的“蹭热度”,需要聚焦产品服务赢得人心。文旅产业说到底拼的是产品和服务。扎扎实实完善各类设施、改善商业环境、提升服务品质,夯实基础,才能接住营销之后带来的“泼天富贵”。从冰雪大世界提前开业,到推出免费往返的“地铁摆渡票”,再到建立处置问题“不隔夜”机制,哈尔滨的走红,离不开优化公共服务的持续努力。这个夏天,日照的爆火也不是偶然。从研究制定“日照好客十二条措施”,到发出“人人都是东道主,真诚拥抱天下客”倡议,从加密旅游公交接驳服务,到开展阳光志愿“暖心”服务,城市的温情和关怀就这么直接。合理的“蹭热度”,需要独辟蹊径避免同质化现象。文旅IP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,单纯依靠跟风复制、生搬硬套,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最终也是“昙花一现”。比如,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或多条看起来“古色古香”的小吃街,走进去一看,卖的小吃也大同小异,臭豆腐、烤香肠、羊肉串几乎是统一标配,这能有多少持久的生命力呢?从这个意义上讲,如果没有产品服务的创新和提升,也没有目的地的优化建设,这个热度不如不蹭。文旅部门可以聚焦需求端,根据游客个性化、多样化、细分化的需求,结合“热点”中带有的景色、建筑、味道和体验等因素,开发与游客对美好生活向往相关的系列旅游产品,如研学游、美食游、夜游、主题文化游等。如果能再开发一些文创产品、借助数字技术,那更是锦上添花。
总而言之,各地文旅部门及相关市场主体一定要把握好相关工作的边界,要着眼长远,量力而行,尊重市场规律,扎实练好内功,真正让热度蹭得有水平、有意义。(图片源自网络)